2023考研政治考前必背20题,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模板分享!
2021-12-09 08:15:00
整理了两天的考研政治分析题的答题模板,当时我在12月份备考的时候特别希望能够有一套万能的政治答题模板,来求个心里安慰,zui近我抽出了一些时间帮22的研宝们整理了较全的答题模板,希望能帮助到你们,一定要记得收藏,尤其是那些感觉自己政治基础不好的,又没踏实学的同学,希望能救你们一下!!!
1. 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原理
【意识的自觉性让活动具有创造性,进而指导实践、控制人的行为。以下这些就是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原理,我们必须要会写的几个得分句】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原理
【特别重要・是核心得分句,必须完整地下来】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基础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规律的存在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可以在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改造自然,同时改造自己。
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当我们在做题时,如果读到材料中有体现出“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或者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去分析问题、去创造”。有这类的话,我们一定要写以下这些文字。】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当我们在做题时,如果阅读到材料中故事的主人公做的事情有以下这些情况:
看问题一分为二,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优势变劣势、劣势变优势,优点变缺点、缺点变优点等等。甚至还包括差异中谋求共识、求同存异。类似于这些故事,我们一般都要写这个原理。它是辩证法板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高频考点原理,几乎每三年就有两年要涉及到这个原理】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也是在考试当中,哲学部分经常喜欢出论述题的一个重要原理。当我们在做题时,阅读到题干材料主人公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举一反三。类似于这些故事,我们往往要写下以下这些原理。】
◆ 矛盾的普遍性简单来说可以表述为“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往年这个原理一般不是分析题的重点,今年考研政治有一个重要的热点词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极有可能与哲学联合起来出题,而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中体现的哲学原理就跟(量变、质变)是有关系的!】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量变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而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而质变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相互联系: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7.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当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果读到材料中的故事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某个事情分两个方面,有好有坏,但好的方面是主要的;或者说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有轻重缓急,我们现在着急做的是某一个事情,其他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类似于这些故事,我们都可以写到这个原理,它是得分的。】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原理
【在做题的时候,如果读到材料中的主人公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比如他的认知仅仅只是从书本出发,仅仅只是读书获得的认知,他不出去了解情况,不去调查研究而获得了错误的认知。或者他不调查研究,仅仅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不符合事实地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获得了错误的认知。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故事,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原理去批评他。与此相反,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深入实际情况,他去调查研究,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知,我们同样也是用这个原理去表扬他。】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原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zui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一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为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9.认识的影响因素
【当我们在做题时,如果读到材料中的故事,有这样一些情况:在我们获得认知的过程当中,科学理性的思维很有用,但是一些以艺术形式存在的想象灵感也很有用。类似于这些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原理。以下为原理的核心得分语句】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联想、想象、顿悟、灵感等认识形式也属于非理性因素。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激活作用、驱动作用和控制作用。
10.认识的两大规律
【当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果读到材料中的故事,有这样的一些情况: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只有一次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再认知,反反复复以至无穷。举个例子:我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后来被分开了;我们认为电子是不可再分的,后来分开了;我们认为夸克是不可再分的,现在也分开了。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我们往往用这个原理进行作答。】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万能答题公式:在题干中找到相关的原理,一定要先把原理写在卷面上,所以背好原理是至关重要的!!然后再在原理的后面分析与原理相关的材料内容,zui后写上总结。这个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大题答题思路,选择题要是正确率比较好的话,大题这样答过线是没问题的。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10道原理的出题方向,先把重点的列出来,过两天我会再总结一篇。研宝们不仅要收藏,也一定一定要背下来!也许在今年的考场上就出现了!zui后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有什么问题考研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问我哈~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
上一篇: 2023考研政治这样复习还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