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法硕考研一战成硕必看干货
2022-08-08 05:45:00
考研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好,千万别嫌时间还太早。备考时,一些常识、干货你得先知晓,毕竟走在前面的人总是距离成功更近的人。以下关于考研常识和择校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哦~
Tips:考研必备,收藏后慢慢阅读,效果更佳!
一、考研小常识
1、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2、考研流程及时间线
重要事件 | 历年时间 | 注意事项 |
公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 8月—10月 |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即可查看。 |
公布考试大纲 | 7月—9月 | 专业课: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报考学院的官网可查看; 公共课:研招网可查看。 |
研招网开放咨询 | 9月的倒数第二周 | 可在开放时间内在线咨询目标院校的报录比、历年真题、报考要求等问题。 |
预报名 | 9月的最后一周 | |
正式报名 | 10月中旬至10月末 | 注意:检查报名信息和报名截止时间。 |
现场确认 | 11月 | 以报考的考点通知为准。 |
打印准考证 | 12月中旬 | 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注意用A4白纸打印,不得涂改。 |
初试 | 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 | 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外国语; 第二天:上午专业课一,下午专业课二。 |
公布初试成绩 | 次年2月中下旬 | 登录“研招网”查询。 |
成绩复核 | 成绩公布之后3天内 | 具体以报考院校的通知为准。 |
公布国家线 | 次年3月中上旬 | / |
公布复试线 | 一般在国家线公布之后 | 34所自划线院校可能会在国家线之前公布。 |
复试 | 次年3-4月 | 具体以报考院校的通知为准。 |
公布拟录取名单 | 复试结束后的1—3天内 | 一般会与复试结果一同公布。 |
发放录取通知书 | 6月—8月 | / |
注:以上是历年考研事件的大致时间,具体请以考试当年所发布的通知为准。 |
3、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专业型硕士 | ||
培养模式 | 学术研究型人才 | 实际应用型人才 |
学习年限 | 3年 | 2-3年 |
学费 | 8000左右 | 2-3万不等 |
覆盖面广 | 较少 | |
导师配备 | 入学配备一名导师 | 一般研二配备论文指导老师,部分还会配备一名校外导师 |
考试难度 | 偏高 | 偏低 |
招生人数 | 较少 | 较多 |
就业情况 | 正常就业+高校任职 | 正常就业 |
继续深造 | 可直博,也可毕业后考博 | 只能考博 |
4、考研科目及试卷结构
(1)政治:
①试卷内容结构:
马原(约24%)+毛概(约30%)+史纲(约14%)+思修(约16%)+形策(约16%)。
②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50分。
(2)英语一:
完型10分(20×0.5)+阅读理解40分(20×2)+新题型10分(5×2)+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3)专业课
法学硕士的专业课较为复杂,此处给大家分享法律硕士(联考)的专业课内容。
专业课 | 试卷内容结构 (共150分) | 试卷题型结构 |
刑法学75分 民法学75分 |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 |
综合课 | 法理学约60分 中国宪法学约50分 中国法制史约40分 |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5小题,每小题10/15分,共80分 |
二、考研院校选择
选择大于努力并不是一句空话,选择一个契合自身实际的院校会让备考省事很多,复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事半功倍。选对了,越努力越幸运;选错了,备考之路很艰难。
一年的备考并不容易,所以大家在择校的问题上要引起重视。选择之前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地域差异
学校所在地是考研人在选择时会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人会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就业。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成为我们首选的原因是:一方面就业面广,就业机会多,信息灵通,另一方面工资也相对可观。但是相对应的消费水平也较高。
②实习。想进入知名律所、大企业,往往是经济更好的城市机会更多,在上学期间就能得到许多的实践机会,可以为将来就业积累不少经验。
③定居。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生活了几年,留下来就业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
2、学校排名
若从未来规划入手,就业可考虑社会认可度高的院校;考博可考虑法硕实力强劲的院校;考公可考虑院校名气较大的院校。
“五院四系”在国内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教学实力都是很不错的,不过竞争压力也不小;若想选择除“五院四系”以外的其他院校,可参考学科排名进行选择。
3、院校报录比
报录比能更直观地反映当年的竞争情况和近年来报考变化的数据,一般报录比是按照“统考报名人数﹕统考录取人数”来计算,比值越大竞争越大,反之竞争越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①部分院校给出了报录比,但计算方式有差异,大家在收集资料时要特别注意;②部分院校并未给出报录比,则需要从复试分数线、复录比、试卷难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4、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有国家线、学校线、学院线,能否进入复试主要看学院线或根据复试名单确定。参考复试线可以分析历年考试的变化情况,也可以为制定学习目标作参考。
文文在此建议大家参考近3年/5年的数据以及结合真题难易程度进行分析。
5、个人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强者,可以选择学科排名、学校排名靠前、地理位置优越的院校拼一拼;学习能力一般但比较自律者,可以选择中等偏上的院校;学习能力一般还不够自律者,想要进入理想的院校,则需要慎重选择!
三、考研要不要报班?
对于以下情况的同学,文文建议选择报班:
1、跨考生,或者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跨考的同学。可以依托机构的数据库和专业团队,按同学的专业兴趣、专业擅长、考研能力、职业性格、就业前景等因素综合分析,帮助制定院校专业的最佳选报决策,少走弯路。
2、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专业机构的系统辅导与训练,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
3、想进“红圈所”或者为实现“名校梦”的同学。目标院校难度较大,竞争激烈,需要冲“高分”,报班则可以更好地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自控能力差,或者不会制定复习计划的同学,建议报名线下的面授特训营。
关于学习目标,文文不建议大家定太低,若在备考前期就进入舒适区“躺平”,后期逐渐疲惫时却想拼一拼,难!更多内容,后期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