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研究生后你都明白了什么?
2022-06-10 21:45:00
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有多高兴、潇洒,三年毕业后就有多悔恨与打脸!当初以为的“梦想”就像冰冷的雨水,每一滴划过脸颊时仿佛都在说,“这次,你输了”。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实验可做,不是所有人读了研之后都能顺风顺水。
2019考研报名人数290万,录取人数81.13万;
2020考研报名341万,录取人数101.9万;
2021考研报名人数377万,录取人数111.4万;
考研形势愈演愈烈,仿佛不考研,人生就没有未来可言。
学长有个交情多年的高中同学,学了7年(本+硕)俄语,从她的经历中,对研究生又多了一些看法。
同学本科俄语专业,硕士阶段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2019年,她作为幸运的81.13万分之一,从普通院校一跃进入985大学。
那时的她,觉得自己意气风发正少年,年少轻狂有所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那时的她,看着本科刚刚毕业的同班同学轻易地找到了工作,还都是不错去向,自己本科有一年留学经历,留学学科成绩门门第一,留学+985研究生双重身份加持,届时找好工作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然而,被现实深深打脸,崩溃只在一瞬间。
学校对口几百家秋招企业,她有资格应聘的“寥寥无几”。
小企业没有什么俄语需求,大企业基本上要求驻外。
再好点的对口专业要去外省。
男孩子可以只身一人前往且无所顾忌,女孩子考虑的要多很多,毕竟这所“陌生”的城市,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家了。
你说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也这么难?
首先,外语专业的同学找工作无非就这几个大方向:培训机构老师,中小学、高校老师,编辑,翻译(口译,笔译),外贸等。
2019年年底,新冠来袭,许多中小型企业倒闭;国内要去留学的同学出不去,要去工作的人出不去;国外要回家的人回不来,能回来的不愿再出去。这群人怎么办?选择国内的院校报考,选择国内的企业就业。
考公考研一年比一年热。同一块蛋糕,人却越来越多,不会是每个人分的越来越小,只会是更多的人分不到。
2021年7月教育部出台双减政策,大部分培训机构关门。那原本在这些教育机构工作的老师们怎么办呢?进学校?进高校?考研?考公?考事业单位?或者争先恐后地进国企。
就业人数越来越多,2022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工作岗位却被一砍再砍,大多数人争先恐后的选择去抢为数不多的铁饭碗。
秋招过去了,毕业时间也来了,工作没确定,俄乌战争又开始了,找本专业工作更难了。
你想知道成为研究生后都明白了什么?
大概是高学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究其原因,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太过看中“研究生”这一回事了。
21世纪的今天,各大平台、流量、短视频、新媒体的崛起与不断地更新换代,让大家都少了很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看视频要加倍速、超过2000字的推文直接略过、吃饭不喜欢排队~
考研也是跟风,似乎大家太把研究生当做“避难所”。
找不到好工作——考研吧!
不想太早投入社会中去——考研吧!
别人考,我反正也没事干——考研吧!
本科找不到对象——考研吧!
仿佛考研能解决一切问题,也是消除一切烦恼的最好办法。
其实,能够解决问题的并非问题本身,而在于自己,将一切问题归咎与“考研”,是不太明智的做法。
有所图必然是好事,但后果不尽人意也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里并非让大家抱着某种纯粹的、高尚的目的对待考研。
只是想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时光总不会亏待你。 在如此卷的今天,学历依旧是应聘的第一门槛,无论是考公、考事业单位、进国企还是当中学老师,基本上好单位,好学校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而且你越往后发展,升职或者评职称都会有学历要求。
除了这些功利性的优势之外,读研也会开阔你的眼界,在纯知识的氛围中接触到一些非常优秀的人。这些都是带给人一生的的宝贵的财富。
学长说,无论是“考研”还是“读研”都不易,且行且珍惜。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