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准职场新人如何做好能力储备?专家建议毕业生要做好四阶段准备
2021-07-29 10:17:06
文章来源:https://wap.gmdaily.cn/article/b2bf8166f7ff4e93b831de7e03ead3a4
就业是应届毕业生们的关键一步。每年一批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实践乃至就职,都是家长和社会所倍加关注的现实问题。不过,不少大学生也遭遇到,因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尤其是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导致初入职场屡屡受挫。那么,在校期间有哪些办法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时如何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自我呢?
对此,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万学教育董事长张锐表示,所谓职业能力,实质是人为社会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主要由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和组织职务能力综合构成。学科知识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如小学语文、数学,大学专业课等都是学科知识。包括十四大学科门类以及数百个一、二级学科。核心通用能力,是贯穿于人类一切复杂任务的能力,是在任何职业领域发展都必备的通用能力。包括心理能量、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与领导能力。组织职务能力,是人类完成社会组织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进入的企业界,就是企业职务能力,包括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市场营销、资本财务、人力资源与综合行政,分别对应企业六大职能部门。”张锐认为,这三类重要能力组合形成了社会价值创造力。
张锐表示,高校标准教学体系比较集中于培育学科知识能力,而企业等社会组织则需要大学生具备更完善的三类能力组合结构。部分同学因自身学科知识能力优秀而自信,但对另外两类能力缺乏学习训练,因此面对企业招聘挑战时,发现自己的创造力结构均衡不够和强度不足,与企业要求有差距,难免产生一些迷茫和焦虑。
对此,张锐建议,大学生应以创造力完善为核心逻辑,做好四阶段准备:
第一阶段,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应该在本专业基础上培育适配自身职业与兴趣的多元知识结构。大学生仅仅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很难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元任务,因此需要打造更优化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步骤为:首先,应在本专业和未来职业直接相关的1至2个学科领域达到高等级掌握;其次,应在未来职业间接相关的1至2个学科和自己最感兴趣的1至2个学科领域达到中等级或初等级掌握。最后,因在高等级掌握的学科领域,即使不是研究生,也要争取参加科研课题。按此步骤执行到位,我们可以有效优化学科知识结构,较大幅度提高复杂知识学习效率。
第二阶段,应针对核心通用能力和企业职务能力进行专项学习与训练。主要步骤为:首先组织团队参与7至10项大学环境中相对复杂的高价值活动,有效提升六种核心能力。其次,通过完成4项与社会组织紧密关联的高价值任务,包括“快速学习行业与企业的基本通用知识”“调研一家你喜欢的企业及其客户群体”“根据调研结果给企业提出产品和营销的改进建议”等,快速激发与提升企业职务能力。
第三阶段,当将三类重要能力训练培育到一定程度后,要开始选择未来真正要进入的职业领域。一名大学生如果能进入最适合自身的职业领域,成功概率会大大增加。我们应该组建多个行业研究小组,对各行业进行适度研究,从而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精准找到自己既感兴趣,又能力擅长的最适配职业领域。
第四阶段,进入企业界的同学应通过校友系统等多元渠道联系目标职业领域的企业,争取分步进入行业排名前10%的头部企业,深度参与企业任务,从而获得高阶企业实践训练;期望进入学术界的学生,则应该通过积极沟通校内老师,争取参与更多学术论文与科研课题任务,从而获得高阶科研训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