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大一就在准备考研的人么,大一可以为考研准备什么?
2022-07-02 14:45:00
大一当然可以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海文君认为大一准备考研的方式应有所不同。因为大一的“小鲜肉们”相比于大三的“老油条们”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1.年轻、时间多、精力好。
2.虽然经历了一个暑假,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习惯。
但在专业课的复习以及择校择专方面,大一的同学们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劣势:因为大一新生离正式考研的日子还很久,在还未接触本专业具体内容的情况下选择专业是一种并不科学的做法,而且还可能会出现目标院校突然修改专业课,目标院校专业突然“卷”起来等一系列突发情况。
所以海文君认为大一的同学准备考研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想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同学来说,大学可不是高中所期待的那样“玩玩就行”。如果大一想准备考研,海文君认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每日做好学习规划、去图书馆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等。把阅读和学习培养成自己的爱好,而不是“任务式”的学习,这样在正式准备考研前也可以避免一段痛苦的“过渡期”。
2.对自己的本专业进行全方位的认知
海文君也接触了不少考研迷茫期的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有这样一个特点:明明对自己的本专业根本不了解也提不上兴趣还要硬着头皮去考本专业。很多同学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大学学的究竟是什么、出来能做什么工作、平均薪资多少、专业前景如何。
所以在决定考研前一定要全方位地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一个认知,无论是兴趣、科研深造还是工作薪资都可以成为考研的理由,但是毫无目的地去考一个自己根本不擅长不喜欢的专业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考上了,读研之路或许也会异常艰辛。
3.熟知考研基本常识
大一的同学们需要熟知的考研常识并不多,但这几个基本的常识需要掌握,即:考研是什么、考研考什么、考研的目的以及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1)高考和考研的区别
考试名称 | 报考方式 | 命题方式 | 录取标准 | 考试时间 |
高考 | 先考试,后志愿 | 全国卷/省独立命题 | 高考成绩 | 6月 |
考研 | 先志愿,后考试 | 统考 | 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 12月 |
非统考(院校自主命题) |
报考方式:高考:先考试,出分后再填志愿
考研:先填志愿(仅限一个),再初试;择校选择与初试分数决定了
你是否可以参加目标院校复试。
命题方式:考研统考科目一般是全国统一命题;
非统考科目为目标院校自主命题,评分标准各不相同。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等。
录取标准:考研初试决定你是否可以进复试,
考研复试+初试总成绩决定你是否能被录取
复试一般为: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面试+英语能力测试
2)考研考什么?
分值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总分300 | 外国语(100分) | |||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 ||||
总分500 | 考数学 | 外国语(100分) | ||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 ||||
数学(150分) | ||||
专业课(150分) | ||||
一门专业课 | 外国语(100分) | 教育学(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等 | ||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 ||||
专业课(300分) | ||||
两门专业课 | 外国语(100分) | |||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 ||||
专业课一(150分) | ||||
专业课二(150分) |
从分值上看,考研分为总分300分以及500分的专业。
总分300分的专业有7个,分别是:
会计专硕(MPACC)、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图书情报。
(报考这7个专业,大多会有工作年限的限制,政治会在复试中考查)
总分500分的专业,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是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类。
第二类:不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是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军事学、艺术学。
3)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学硕 | 专硕 | |
培养模式 | 学术研究型人才 | 实际应用型人才 |
学习年限 | 3年 | 2-3年 |
学费 | 8000左右 | 多数较贵 |
奖学金 | 覆盖面广 | 覆盖面较窄 |
导师配备 | 校内导师 | 校内校外双导师 |
招生人数 | 较少 | 较多 |
就业情况 | 正常就业+高校任教 | 正常就业 |
继续深造 | 可直博,也可考博 | 只能考博 |
目前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越来越被淡化,很多学校的学硕和专硕都是在一起上课并且配备的同一位导师,在教学资源上并无区别。明显的区别即为是否可以直博,如果想要学术深造的同学还是推荐考学硕。
4)你为什么考研?(考研动机)
考研原因 | 关注点 |
弥补高考遗憾 | 确认目标院校招生名额与自身能力匹配程度 |
提升就业竞争力 | 学校和地区因素放在第一位 |
走学术路线 | 选择专业竞争力强的院校 |
通过考研换专业 | 个人兴趣&自身优劣势 |
对于考研人来说,千万要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且这个动机要是积极的,是能支撑你在漫长且困难的考研途中继续向前的动力!
以上就是海文君认为大一的同学们需要为考研做的事,现在就把英语数学真题拿出来做海文君是不推荐的,毕竟大一大二就做完真题了,大三做什么呢?
所以准备考研不能太早也不宜太迟,太早准备容易出现前期发力过猛,后期尽显疲态的情况;太迟准备会导致大家复习起来手忙脚乱,抓不住重点,但是24考研的同学们,现在准备考研却正是时候!
考研界一直流传着一句名言“考得好不如选得好”,24考研的同学们目前需要做的除上述考研基础知识的普及外,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明确好自己的考研目标也是当务之急。
择校择专的方法建议选择海文考研的“八步择校法”,简单好用!
第一步:专业范围的选择
专业范围是同学考研选择的专业学科门类,主要有三种选择类型:
1.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2.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就读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平行的其他一级学科,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比如在应用经济学的学科门类下,诸如保险学、财富管理、财政学等专业都属于这类专业选择中的备选专业。
3.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大学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通过了解和拓宽跨专业考研的选择空间,了解到可选择的全部空间,扩大选择面,并可避开选择难度过大的专业,从而降低考研难度。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1.硕士类型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并且专业硕士有逐年扩招的趋势
具体来说;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2.分析指标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1.收集可选择的全部专业名单
通过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可得到可选择的每一个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全部专业。
2.进行专业深度解析
具体详细了解意向专业的:专业内涵、培养方案、就业方向、相同一级学科的其它专业等,并且进行专业深度解析以选择意向专业。
3.意向专业选择
通过一二三步,完成读研的意向专业选择。建议控制在3个专业及以内。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1.就业原则,一般在一个城市学习,同学老师等人脉都会在这里,对以后的就业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2.安家原则,其实去北上广读书并不一定就要到那里安家,动辄8W一平的房价想想就可怕。
3.经济原则:学费以及生活成本也是一部分学员需要考虑的指标。通过第四步,需要确定读研的意向地区,建议控制在3个城市及以内。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利用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工作成果,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硕士专业目录”,填写该页面的“所在省市”和“专业名称”两项,点击搜索。
搜索的结果为:意向专业在意向地区的全部研招单位。在此基础上完成意向硕士点的选择。
通过第五步,初步确定读研的意向硕士点,建议控制在27个硕士点以内。
第六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通过各种途径,大家需要通过以下五个指标对意向硕士点进行筛选。
1.报录比
报录比越低,则报考难度越低。尽量选择报录比连续或超过2年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如5:1以内)的硕士点。因为超过5:1,其实这个专业就十分卷了,竞争压力也很大。
2.总分和单科分数线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尽量选择总分和单科分数线连续或超过2年保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硕士点。
请注意:每一年全国考生达到及超过国家B区分数线要求的比例仅32%左右。
3.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一般此类硕士点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综合能力素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定要多查资料或者找到师兄师姐,获取往年考生常用的复习参考资料。
(2)指定参考书:部分院校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但同一专业不同院校所列的专业参考书的种类,数量也会不同,参考书的难度也不一,应该根据专业课基础及对专业参考书的熟悉掌握程度对硕士点进行合理选择。
4.复试
主要考虑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复试内容等。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复试内容一般包含复试专业课、口语与听力、面试等内容,具体内容又有差别,需要确定复试各模块的具体内容,以及所占分值比重,了解初试和复试分数的占比分布,从而权衡考试难度。
5.历年院校调剂信息
若硕士点连续或超过两年招收调剂人数名额比较多,第一志愿上岸的几率就比较大。
第七步:自我竞争力分析
通过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对自己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合理评价,有依据地调整院校专业选择期望值。
1.公共课基础
①学习计划完成情况
②每月测试的成绩情况
③是否最后选择考数学的专业
2.专业课基础
④是否跨专业考研
⑤就读学校的专业排名
⑥学校是否开设过考研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⑦学校是否进行专业课理论内涵以外的讲解,如数理运算、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实验操作等。
⑧意向院校指定初试参考书是否学习过
第八步:确定目标硕士点
根据第六步“自我竞争力分析”、第七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对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进行比较后,确定最终的考研目标硕士点。
注:专科考研的同学尤其需要注意:
(1)留意学校专业的专科考生附加条件
以北京地区的院校为例:北大、清华、人大、北理等大部分院校除专科报考基础条件外(毕业两年),都有难度不等的附加条件,比如需要通过四六级、发表论文、不得跨考,所以专科考研的同学们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明确学校招生简章以及招生目录中的具体政策。
(2)初试结束后尽早准备加试科目
虽然初试通过后,很少有加试卡人的情况,但还是要预防万一,建议在初试结束后估分,如果分数超过往年分数线5分以上,建议立马准备复试和加试。
以上就是海文君认为大一以及24届考研的同学们目前应该做的事情,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海文考研,另外海文君还可以为大家提供择校择专方面的帮助,帮助大家收集院校信息、分析竞争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帮助大家进行科学的备考规划,欢迎大家小窗口咨询~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
上一篇: 如何评价成都考研寄宿学校,成都考研寄宿学校哪家好?
下一篇: 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的就业前景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