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探索构建“12345”辅导员工作体系
2022-01-28 03:15:00
南昌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要求,牢牢抓住辅导员这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按照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精细化实施的思路,不断探索和创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方法,引导广大辅导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广“一个”工作方法。总结学校多年来辅导员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凝练和推广辅导员“231”工作法,即每个辅导员面对200个学生,在3个月内通过各种形式至少与每个学生深度谈话和交流1次,召开1次主题班会;在1个月内,至少走访每个学生寝室1次,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和各寝室情况,对特殊关爱群体学生至少进行深度谈话和交流1次,努力做到全面掌握、因人施教、精准施策。
创新“两项”交心工作举措。建立“交心”沟通机制。辅导员及时填写交流工作手册,记录与学生“交心”内容,利用“云家园”信息平台,填写辅导员“交心”日志。建立“交心”监督机制。学生工作部门协同有关单位定期对“交心”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真实、有效,并将督查情况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学校每学年评选汇编优秀谈心谈话记录,并择优整理出版。
遵循“三心”工作逻辑。跟学生说“心里话”。辅导员学习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服务。走进学生“心窝里”。辅导员随时关注学生的“愁容”“怒容”“笑容”,把准学生的“脉象”,开对学生的“方子”,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做到润物细无声。成为学生“知心人”。辅导员诚心与学生交朋友,距学生近一些、和学生亲一些、与学生熟一些、对学生好一些,做到与学生同心、同向、同步、同行。
构建“四师互动”工作模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要求辅导员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及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尤其是涉及学生违纪、安全的情况等。做到每月至少联系1次特殊关爱群体的学生家长,每学年至少联系1次学生家长并深入1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班级导师的互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班级导师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化发展的引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每学期至少同班级导师沟通交流1次。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互动,辅导员每学期至少与所带班级的所有专业课教师分别交流1次,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考试成绩、到课情况等。加强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互动,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谨慎鉴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与程度,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并及时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沟通,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达成“五问五无”工作目标。通过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辅导员“231”工作法,建立工作长效机制,致力达成问心无愧、问事无悔、问理无非、问情无亏、问责无虞的“五问五无”工作目标,努力做到班级无重大安全隐患、无责任事故、无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导辅导员爱岗敬业、育人为本,努力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46/202111/t20211104_577672.html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