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文考研,四川考研培训机构

  • 考研辅导杰出品牌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2022-09-29 14:09:38

唯一能阻碍你走向成功道路的就是害怕失败。


二战上岸。

第一年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选了一个专业排名考前的985院校。那时想着既然要考研了,怎么都得考个名校吧。类似于于小时候信誓旦旦地说“长大要当科学家”“以后要读清华北大”。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目标院校,凭着一腔孤勇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果然输得一塌糊涂。

让我考研是我妈的执念。作为父母都是211大学毕业的小孩,我竟然只考了个双非本科,是我妈心里一直过不去的坎。考研好像成为了唯一翻盘的机会,为此我们在家里拉锯争吵了小半年,最后因为工作的不顺心,我妥协了。

还剩一个月的时候开始极度烦躁恐慌,和家里说想弃考。我妈哄着我说,考不考得上都没关系,能去考场就是一种胜利。我当然知道她在框我。从小到大,我妈是那种你考了99分她都会质问你为什么会丢了那一分把你揍一顿的人,但我拒绝不了她突如其来的怀柔政策。

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我已经做好了和她争吵对抗的准备,结果她卸了力,我愣在原地闷得难受又无处发泄。

最后还是去考了,明知失败的情况下。九月份才开始备考,十几本参考书甚至还有两三本没看完。分不清参考书的优先级,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看过的内容都是阅后即忘,零零碎碎,有点印象却又想不起具体,步步都在踩雷。

那大概是我做过最煎熬的一场考试。大片大片的空白题,除了一个答字我都无处下手,像噩梦的场景。看着周围的同学奋笔疾书一直到结束,我却从开考后半小时就开始发呆。看着一场场考试后越来越多的空位置,我竟然觉得羡慕。

我也想当个逃兵。


二战的时候,清醒了很多。重新择校,查询了几所目标院校的备考经验贴,从学校专业课程到参考书书籍都纳入了考虑范围。

前几个月还好,只是粗过一遍参考书。到最后全力冲刺的时候,我卸掉了手机和电脑里所有的游戏还有通讯软件。

我是个太容易分心的人了,断网成了我逼自己的方式。尽可能把自己会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都从根源上杜绝,让自己只能接触到学习。

无非是做选择题,看英语还是看政治,或者是专业书。时间久了竟然也慢慢适应了,找到了一套对付自己的方式。

脑子转不动无法思考的时候就抄书吧。一条一条列知识点,做思维导图。重要的参考书起码整理过四遍。从最开始的看过有点印象到最后对着目录就可以讲完整本书的知识点,学习于我而言变成了一个重复又机械的过程。

也幸好是这样,才能撑下来。

考研像是一场蒙着眼睛的马拉松。觉得时间不够是个永恒的备考问题。你知道自己的速度,不知道和别人相比自己的速度如何,随时陷在掉队的恐惧里。到最后不再是和别人赛跑,变成和自己的恐惧赛跑。

每天看着自己番茄钟上的学习时长,感觉有一丝安慰,但又很快变成惶恐。备考的网友们随随便便一天都是学习十二个小时以上,怀疑自己为什么精力集中的高效学习时间根本撑不了这么久。到最后干脆变成了对自己和考试的愤怒。

十二月份的时候整个人都开始魔怔了,每天番茄钟没学到预计的时长就不肯睡觉。经常凌晨三四点睡,早上九十点起。有时候撑不住了,就睡晚一点,到十一点左右。越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越清醒,思路越清晰。喜欢上了凌晨一两点,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又去掉了白天的聒噪和干扰。

还好,只要投身其中,也就免去了精神内耗。在反复的刷题背诵中,对于考试的内容越来越有把握。其实在最后半个月,基本已经心里有数,自己上岸问题不大了。

到了考试当天,一个人走在冬天雾蒙蒙的校园。耳机里循环放着林肯的《in the end》和《numb》,在嘶吼声里心情格外平静。

那时候想着什么呢?

“没有打败我的都会让我变得更好。”


以上,回顾备考的那两年,比起单纯的知识点复习,更多的感觉是和自己内心的博弈。相信自己可以,是成功的前提。

但这份相信,也是盲目的自信,它源自于对自我定位和院校情况及专业知识的了解。

所以恐惧源自于未知。

想和还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说,不要和他人比赛。你只需要盯着院校,盯着自己。就像一场马拉松,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到终点才是胜利。

若是轻易被他人影响了节奏,悔之晚矣。

 

 

二战考研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