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报】学员揭秘,选择高端考研班,学习不再迷茫
随着2008年考研新大纲的发布,各大考研辅导班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对zui新考研政策、考试大纲的解读工作,一些对考试的预测也是纷至沓来,新一轮的考研备战拉开了帷幕。在新一轮“备战”之前,我们不禁要问:眼见炎炎夏日已进入尾声,暑假也即将结束,而我们那些揣着考研梦的学子们现在准备得如何了?尤其是那些参加了在前一段时间备受争议的高价辅导班的学员们,他们的感觉如何?
前一段时间曾有报道称,在整个考研辅导市场呈现相对稳定的同时,一种新的辅导模式渐露头角:各种被命名为“钻石卡”、“VIP学员”的个性化*端辅导少则收费八九千,多则两三万。然而这一*端产品在吸引了众多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那么这些正在亲身尝试的学生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根据考生水平选辅导书
在确定了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走好了考研*一步之后,小刘表示,参加这个“钻石卡班”zui大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心里有数了。据他介绍,在确定了报考人大的企业管理专业之后,zui让他头疼的就是不知道选择什么复习资料,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参考资料都是内部的,很难找到。为了弄到这些资料,小刘找了许多在人大念书的同学,可还是一筹莫展。“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研,所以在学习专业课上就非常困难,那么相关的复习资料对于我就非常重要,‘钻石卡班’正好为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如此,辅导班的老师还根据我的水平为我选定了辅导书,甚至还圈定了具体的习题。”
小刘的同学小王也对记者讲,起初面对考研时她就像没头的苍蝇,不知所措而且还非常畏惧。自从参加这个高价辅导班后,不仅是制定了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学习,而且让她能够非常从容地复习。“这份学习计划为我划定了每天每个时段应该复习哪个学科,还给我规定了相应的练习题,而这些题都是辅导老师根据我每个阶段的情况为我挑选的,这就让我不用困在题海战术之中。”
“目前的考研市场中,大约存在着1000多版本的参考书,在这些参考书中必然存在优劣之分,每一本书的内容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经典,而这些有价值的习题也不见得适用于每个考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考生进行筛选。那么,他们怎么选择?无非是听听同学的意见、在网络上查询,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会好。”万学海文的梁伟伟总监强调道。
及时答疑让人踏实
除此之外,小刘还表示,在备考期间,能够随时有人为我解答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同学参加完辅导班,老师转身就走了,而我们学生也就只有闷头做题,可答案是对是错?回答得是否完全?我们却不知道。参加了这个‘钻石卡班’不仅有老师为我答疑,而且还有专业咨询师为我解答。尤其是对于我这样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许多专业知识都没有,经常需要专业咨询师为我分析案例、教我答题。”而针对此前对于许多专业咨询师都是由研究生担当的质疑,小刘解释道:“虽然这些专业咨询师都是研究生,可是他们都是高分考生,对于如何答题才能得高分,他们zui有发言权,而且相对于精通某一门课程的老师,这些高分研究生可谓是集众多经验于一身。而我的专业咨询师虽然要忙于学业,但作为我们这一代新新人类来说,交流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当面交流或是打电话,我和我的专业咨询师就经常通过视频手段进行交流。”
除了答疑以外,小王表示她zui看重的还是专业咨询师在专业课复习以及准备复试的作用上。“在专业课的命*过程中,一些导师肯定会参与其中,而往往这个导师的许多学术观点,就会成为考点,那么对导师了解的越深,就越容易对其所出的题进行把握。”
专业就业情况能查到
“我觉得通过参加这种*端的辅导班,首先让我不再像以往那样迷茫了。”一位参加了京城某考研辅导学校“钻石卡”辅导班的小刘告诉记者:“我今年三月花了8600元参加这‘钻石卡’辅导班,目的就是考上人大的研究生,这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目标明确,可在考研的一开始我还是特别茫然。不知道应该选什么专业、不知道选择哪个导师、不知道选择哪些参考书、不知道怎么准备考研......这些信息如果要靠自己检索不仅要占用大量的精力,而且有些信息是不准确的,甚至是无法查到的。比如对于选择学校和专业,起初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是跟风一样,同学们选什么学校和专业,我就选什么。再或者就是听一些师哥、师姐的建议,但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不适合我的。而通过这个‘钻石卡’辅导班的信息库,我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查出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分数线一般是多少,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如何,今年招多少人,其中有多少是保送名额。倘若这个专业只招收十个人,而推荐免试入学的就占了其中一
大半,那对于我们考生,希望自然不大。”
对此,梁伟伟总监告诉记者:“我们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一次考研,他们不知道怎么选学校、怎么选专业、怎么备考......据我们统计,在全国823所招收研究生学校中,报考前50名学校的学生就占了全部考研人数的50%以上,而这些学生更是将眼光集中到三十几个热门专业,有的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达到了1:50,考研的残酷可见一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在报名时具有盲目性,更不了解报考的学校与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文/本报记者 王硕